logo

底部推荐

底部版权

Copyright © 广州市锦凯通机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4307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广州

底部logo

 

 

手机官网二维码

  • 1

抢滩300亿车检服务市场 安车检测登陆创业板

浏览量
【摘要】:
曾在2014年5月冲击创业板失败的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300572,以下简称安车检测)终于成功上市。   2016年12月,安车检测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总发行1667万股,募资超过两亿元,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扩张。这是继2015年机动车检测创业板第一股佛山南华仪器
  曾在2014年5月冲击创业板失败的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300572,以下简称安车检测)终于成功上市。
 
  2016年12月,安车检测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总发行1667万股,募资超过两亿元,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扩张。这是继2015年机动车检测创业板第一股佛山南华仪器(23.360, 0.01, 0.04%)(300417)挂牌后,同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二例。
 
  公开资料显示,安车检测于2006年成立,2012年改制完成,2014年启动IPO进程。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且机动车排放标准持续趋严的背景下,机动车检测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2016-2020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研究报告》预测,至2020年,中国汽车检测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募资扩产
 
  公开资料显示,刚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安车检测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整体方案主要提供商,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机动车检测系统技术开发和销售、机动车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技术开发和销售等。本次募集的2.16亿元资金,将用于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2016年招股书披露,安车检测旗下4家全资子公司,除生产机动车检测设备的山东安车在2016年1~6月扭亏为盈外,其余三家杭州安车、车佳科技、济南安车常年亏损,车佳科技因此在2015年4月被转让,济南安车则在2013年被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主营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的杭州安车不但报告期内连续亏损,亏损额持续扩大,且净资产也一直为负数。而做系统集成——非简单的设备供应,正是安车检测自称“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
 
  据悉,安车检测公开发行募资主要投向“机动车检测系统产能扩大项目”,项目完成后,每年将新增730套生产能力。这个数字与公司2013年产能大致相当。据披露,安车检测2013年机动车检测系统的产销量为760套。
 
  可以参照的是,安车检测在招股书中提及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南华仪器,其发行上市的目的同样是扩大机动车检测系统的产能,新增规模是每年600套。而据其2016年三季报披露,项目进展已经延迟。同时,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中占比最大的环检系统在南华仪器的业绩指标中体现为同比下滑接近三成(2015年南华仪器环检系统的产销量与安车检测相当)。
 
  或许是基于上述背景,财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机动车检测是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2015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72亿辆,同比增长11.5%,机动车检测属于机车后市场,依靠庞大的保有量,具备很大的市场规模, 但行业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集中度较低,未来具备很大的整合空间。2012年公司检测系统产品市场份额为8.08%。机动车检测分为强制检测和非强制检测,我国在用机动车的强制性检测分为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三类。在发达国家,机动车检测与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互促进,使得行业逐步跨入到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阶段,这也是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市场与机动车检测相关的上市公司一共有三家,除了创业板的南华仪器和安车检测,还有2012年6月在主板挂牌、拥有国资背景的中国汽研(8.340, 0.03, 0.36%)(601965.SH),其是工信部、环保部等多部委认定的六家汽车行业的国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
 
  即便身份如此“显贵”,中国汽研仍在2014年爆出油耗检测丑闻,“串通”车企对油耗数据进行造假,最后不得不接受整改,导致当年技术服务板块业绩下滑。无独有偶,安车检测在上市之前也曾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涉嫌向地方检测站提供留有“后门”的排放检测设备,向车主“放水”。这一行业的乱象及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格局未定
 
  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汽车检测行业也正在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
 
  《2016-2020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末,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保护环境,公安部、环保部等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汽车检测力度,拉动中国汽车检测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业务不同,汽车检测市场分为汽车检测服务和汽车检测系统两个市场。2015年,中国汽车检测服务市场规模为192.6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检测系统市场规模增长到28.16亿元,同比增长10.3%。未来几年 ,这一行业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汽车检测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据了解,在汽车检测系统市场,区域特征较明显,中国大部分系统供应以各区域的本土企业为主,客户集中在当地或有限的几个区域,年订单量较少,销售规模较小。行业内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业务覆盖范围广的企业相对较少,主要以安车检测、元征科技、华燕交通、南华仪器、成都成保等企业为代表。安车检测产品包括安全检测、环保检测、综合检测以及汽车下线检测,产品线较为完备;南华仪器是A股上市公司,现有产品包括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机动车环保检测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及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元征科技为港交所上市公司,包括汽车诊断、检测、养护产品,目前业务重点放在golo车云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系统,其余系统业务均基于此而展开。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近年来中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有所提速,但仍未进入发展快车道,行业格局仍不甚稳定。
 
  为保证业绩持续增长,安车检测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在原有的机动车环检、安检和综检系统的基础上,发力新车下线检测系统。这一块业务定制性很强,汽车整车商以往更愿意采购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系统。安车检测称,经过多年耕耘,开始为东风汽车(5.630, 0.00, 0.00%)、一汽通用、华晨汽车、奇瑞汽车、凯马汽车等乘用车品牌,以及柳工(8.610, -0.18, -2.05%)叉车、山推重工、比亚迪(63.450, 0.55, 0.87%)、厦工机械、杭叉集团(15.780, 0.08, 0.51%)等专用车品牌供应新车下线检测系统。据披露,近年来,安车检测又把目光瞄向了汽车维修、二手车评估,乃至驾考预约等领域。
 
  刚刚上市的安车检测能否在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大潮下借势崛起尚未可知,但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排放检测标准不断趋严的背景下,这一市场显然不乏机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